2021年养猪从大赚到大赔,展望2022年,养猪还能赚到钱吗?
当下,整个生猪行业的状态,透露出一些不太寻常,特别是在经历三季度的行业深亏之后,行业内部各方力量竭力撕扯,供需之间来来回回的进行博弈,得到的结果却是各方都没挣不到什么钱,让养猪人不得不产生怀疑,2022年养猪还能赚到钱吗?
就目前生猪市场的情况来看,2022年必定也是养猪人极为艰难的一年。在经历了“摸爬滚打”的2021年之后,如果有人说想清场退出养猪业,小编觉得也是在情理之中,毕竟一个季度就亏掉前三年的利润,这个事情就发生在上个季度。但小编依然相信,大部分的养猪人还是会在行业坚守,虽然他们也深知,未来养猪行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那么,在2021年深度亏损的大背景下,2022年生猪养殖业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又会有怎样的发展?养猪人该何去何从?
大背景——“生猪产能”提前半年恢复
2021年,猪肉终于实现“自由”,我国生猪产能恢复目标提前完成,二季度已完全恢复产能,吃不起猪肉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截止目前,能繁母猪的保有量仍高于正常保有量的4.7%。
由于生产惯性,我国目前的生猪产能已经出现阶段性供应过剩的情况,市场整体供应比较宽松。2021年将生猪产能“供大于求”的局面延续到2022年,可以预测,2022年在这个大背景下,首要目标就是去产能,而去产能必定伴随着低收益,养猪人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大环境——“饲料高价”运行或将延续
随着我国生猪产能的恢复,生猪饲料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1-8月我国的工业饲料产量为19212万吨,其中配合饲料17669万吨,占比约为92%,同比2020年增长62.6%,从涨幅来看,2021年饲料的需求增速是比较快的。
众所周知,饲料的主要原料是玉绝逗米和豆粕,而在2021年,玉米和豆粕的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进而导致养殖成本一直不断增加,饲料价格一年内累计大涨1000元/吨。临近年底,饲料涨价的消息还在不断传来,饲料成本端受原料价格波动的影响,预计2022年饲料价格也难有多少下降空间,“饲料高价”或在2022年得以延续。
旧阴影——“非瘟疫情”仍是潜在的风险
近年来,“非瘟疫情”就仿佛是一颗埋在地里的“地雷”,使养猪人每走一步都要非常小心,唯恐不及就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随着养殖户生物安全意识的提高,并逐渐摸索出一套防非措施,“非瘟疫情”已在我国得到有效的控制。截止2021年12月14日,全年总共发生14起非瘟疫情,累计扑杀生猪0.36万头,疫情总体平稳可控。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国与“非瘟疫情”已经完全隔绝,疫情反弹的风险仍然存在,局部地区“非瘟疫情”仍偶有发生,在疫情防控工作上依旧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不能有丝毫的马虎。“非瘟疫情”仍旧是2022年乃至未来影响生猪产能的潜在风险。
新挑战——“降本增效”注定行业极限竞争
2021年的猪价真的可以说是“大跳水”,从年初的高点36.7元/公斤跌至3季度的10.56元/公斤,跌幅及跌速均超出以往任何猪周期,直接让养猪人赔的底儿掉,行业“降本增效”势在必行。当前,无论是规模场还是小散都在通过各种方式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其中牧原养猪成本“5.1元”的言论更是震惊了整个养猪业,行业更是掀起了一波“自繁自养”的效仿潮。
目前,无论大小养殖场均纷纷表示停止外购仔猪,开始进行自繁仔猪苗育肥。有人说“降本”是生猪行业“内卷”的开始,小编并不这么认为,毕竟谋求利润才是做生意的最终追求,但是这种“成本之战”的开启注定行业会出现极限竞争,给未来所有养殖参与者带来更大的挑战。
新政策——“逆周期调控”助力行业平稳发展
2021年猪价的“过山车”让养殖参与者饱受折磨,同时也让行业看到了发展中的问题,生猪价格的波动对行业发展和稳定民生都有不利影响,因此,国家层面开始研究“逆周期调控”生猪产能,以求稳定生猪市场,《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应运而生。
众所周知,能繁母猪是生猪生产的基础和市场供应的“总开关”,稳定了能繁母猪的数量,行业其他环节就能相对保持稳定,在《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中,就明确提到了全国能繁母猪41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和3700万头的最低保有量,有了这两个数字的参考,未来的生猪行业或进入平稳发展阶段,2022年或是生猪产能平稳发展的元年,值得期待。
结语
万物皆有两面厅返性,对于生猪行业长久发展来说,平稳健康发展自扮宏饥然是最好的,但是经历过几波猪周期的养猪人应该都会发现,行业在平稳发展阶段,往往得到的收益都是微薄的,在国家明确给出生猪产能的边界后,生猪养殖行业或进入微利时代,这必将更加深行业内养殖成本的竞争,提高生猪养殖业的门槛,未来的养猪业可能真的不是人人都能参与的了,规模化养殖将成为未来生猪养殖业的必然趋势,2022年您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生猪养殖行业现状
——2023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行情及走势分析 “猪贱伤农”问题较为突出【组思底院倍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牧原股份(002714)、正邦科技(00215则上责坚写内接住工绍7)、温氏股份(300498)、新希望(000876)等。
本文核心内容:生猪存栏规模和出栏规模、能繁母猪存栏规模、22个省市猪粮比价、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
中国生猪生产形势降克杂王吃社武院尽古逐步好转
生猪是指种猪、商品猪、仔猪等的统称。生猪养殖是经过种猪繁育、仔猪育肥等一系列培育和繁殖直到商品书肉猪的过程。
从生猪养殖周期来看,新生母猪至生猪出栏一般要经历18个月的时间。母猪出生后一般育肥4个月成为后备母猪,后备母猪育肥4个月成为能繁母猪。而后,能繁母猪妊娠4个月生出道乐守仔猪,仔猪育肥6个月成为生猪后即可出栏。
2015年至2018年生猪年出栏量在7亿头左右,受非洲猪瘟疫情、“猪周期”以及部分地区很语晚皮结显行禁限养等因素叠加影响,2019年我国生猪存栏及出栏数量产生较大程度的下降,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简输季宜超待讲显示,2019年火说生猪存栏31041万头、出栏54419万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国家发布促进生猪生产恢复一系列政策措施,生猪生产形势书清飞边长省曲进列矛开始好转。2021年全国生猪存栏44922万头,同比增长10.51%;出栏67128万头,同比增长27.37%。2022年,截至上半年底,中国生猪存栏规模合少犯和出栏规模均为43057万头。
按照《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正常保有量为41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5%—105%区间(含95决冷皇%和105%两个临界值)为绿色区域,表示产能正常波动;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0%—95%和105%—110%区间(含90%和110%两个临界值)为黄色区域,表示产能大幅波动(减少/增加);能繁母猪存栏量低于正常存栏量的90%或高于正常存栏量的110%为红色区域,表示产能过度波动(减少/增加)。
截至2021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29万头,是正常保有量的105.59%。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105%—110%区间,能繁母猪产能仍需去化。
猪载病苗石周难名粮比价波动下降
猪粮比通俗说就是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同抓客企钱效右宗尽这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按观动无庆断席粒杨践衡易照我国相关规定,生猪价格和玉米始片消血全老价格比值在6.0比1,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背药平衡点。猪粮比越高,说明养殖利润越好,反之则越差。但两者比值过大或速依演方宪结息过小都不正常。
根据中国种猪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中国22个省市猪粮比价格整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从2021年1月1日的13.67下降至2022年12月23日的5.77。2021年以来,国内猪价回落,饲料成本攀升,猪粮比价大幅下跌。生猪养殖企业利润缩水,亏损风险加大,养殖户补栏意愿再次下降。2022年国内生猪市场产生“猪贱伤农”问题,生猪产能被破坏后导致新一轮猪肉价格上涨和猪肉进口增加。如何破解“猪周期”给猪肉市场供给及猪肉贸易的稳定造成的破坏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生猪平均价格波动下降
根据中国种猪信息网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中国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整体呈波动下降的发展趋势。2021年1月起,受生猪存栏恢复、出栏增长、消费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快速下跌,最大跌幅超七成。虽然10-11月由于季节性因素小幅反弹,但2022年初冬季疫情的反复又使各地加大了封控的力度,猪肉需求减少,生猪价格进一步回落。2022年3月-10月,中国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呈现波动上升的发展态势,2022年10月21达到28.32元/千克。之后不断下跌,2022年12月23日,跌至16.97元/千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聚才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ucaifa.com/post/1154979.html